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

香港獨立媒體: 監管自資專上教育「市場」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監管自資專上教育「市場」
Dec 17th 2013, 10:16, by 陳樹暉

自資專上院校加學費問題猖獗,各間學院在2013-2014年度的學費加幅由0.6至25%不等,難免令人感到自資院校的「學店味」濃,一味只是借助青年人向上流動的機會,為辦學團體賺取可觀的收入。令人不解的是,在這個加學費的「潮流」當中,教育局的角色近乎被人遺忘,至日前有立法會議員詢問吳克檢有關學費的時間,教育局才「被迫」現身說法。筆者觀察之下,教育局近年的角色幾乎是躲在自資院校的背後,因為當局正面對一個監察與否的兩難局面。

面對近年來接二連三的自資院校問題,加學費、超收、師生比例超標、高層遴選不透明等問題,客觀的事實已經反映各校可以任意惘為,教育局都是後知後覺,根本沒有發揮監察作用,但當局若然之後才介入事件,反映的就是自身沒有準備、監察專上教育之過,好比自打嘴巴。面對這個兩難,教育局只好每次低調處理事件,但此舉既無法控制院校,產生警告作用,更無法回應學生和大眾的不滿,也無法就學費問題作出改變。

此時,我們必須在不增加教育局直接干預院校內政,同時當局可以發揮監察角色之間,提出一條新的道路,短期內處理近乎失控的自資教育「市場」,保障學生及其家庭的權益。

向上流動私有化?

自從零一年結,政府「急需」專上人口勞動力,在不增加資助學士學位的前提下推出副學士,在未來十年提升大專學磋人口佔整體人口中六成,這個「教育八萬五」的歷史人人皆知。隨著新政策面世,當時社會引起學歷認授的恐懼,最終政府推出「資歷架構」,希望學歷可以「明碼實價」供市場參考。十年過去,副學士人數由零二年的3732個暴升至2011年的27822個學位,比較之下,八大資助學位則停留每年約15000至18000個畢業生的水平,但單是副學士的畢業生卻有23000至27000多名,數量已經遠遠超過資助學位。由學位需求去看,青年人向上流動的機會已經由「資歷架構」主宰,因為「資歷架構」明確地把學術為主的知識排序,由第五級的學士學位,至第四級的副學士,再至第三級或以下的文憑,「資歷架構」本身已經代表了社會上各人的價值和流動機會。然而,政府首先運用公權力推行教育改革,打開人口全面專上化的序幕,卻未有以公共開支支援政策,相反是透過代理人-自資學院處理新政策產出的上流動過程,無疑地是把整個社會向上流動的過程以公權力的方式進行私有化。「向上流動私有化」的結果就是青年人在上流的過程期間的成本-學債不斷增加,而按照「資歷架構」的層級分類及日益增加的自資學歷人數,更多的青年人換來的是愈來愈多的枷鎖、負擔,令人質疑這個向上流動是否真的可以向上流,坦白一點說,私有化後的「資歷架構」其實是一個虛構的向上流動。一方面提供升學的資助學士學位名額不變,另一方面青年人在「向上」的過程中只會不斷增加原本的負擔,如選擇自資學士課程(例如 Top-up degree)等出路。

《專上學院條例》過時

自資院校就在上述的政策下各自成立,首期的是以公營八大旗下的姿態出現,近年的已經獨立成校,借助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獲得學術認可。政府和各自資院校挾持向上流動的過程之下辦學,對比過去的樹仁學院及嶺南學院根本不可相提並論。前者曾經因為學制問題拒絕接受政府資助,寧願沿用「學院」多年;後者是因為校友堅持承傳廣州本校的辦學理念而重建的理念,辦學的原因與政府政策談不上關係,政策也難以提供兩校任何優惠。今日學費問題嚴重,根源之一是現行的《專上學院條例》已經過時,一方面沒有為學院和政府之間立下明確的關係,一方面未有就政府的角色和權力提供任何線索,監管自不然無法產生。

條例在1960年制定,多年來未有重大改變,教育局針對學院的權力的條文含糊。雖然條文給予「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可拒絕將任何專上學院註冊或取消其註冊」的權力,但內文純粹技術性,只要學院註冊及辦學其實符合基本的行政架構、課程資素等(詳看《專上學院條例》)就沒有「釘牌」危機,而近日議員質詢學費問題時,局長只是說「香港的專上院校在學術發展及行政管理上享有高度自主。總括而言,院校在釐訂自資課程的學費水平時,力求收支平衡,並採取審慎的態度,考慮多個因素,包括預計報名人數、市場上是否有類似的課程,以及收生對象的負擔能力等。」作回應,可見條例沒有符予當局介入學費水平的理據,難怪當局過去不曾評論學費升幅問題,更不用說監管。條例雖然要求學院設有基本的行政及學術架構,但則沒有規定組成內容,故此院校沒有必要加入職員及學生作為決策機構(如校董會)成員,留下一大片空白讓院校「走位」,所以學院可以隨時加價而學生卻毫不知情。

條例沒有確保一定程度的校園(師生、辦學團體)共治,卻為「黑箱作業」提供了根據。

「專上教育大煉鋼」

今日的自資專上教育局面就如「教育大煉鋼」一樣,自資院校在十年間不斷擴充由,由2001年的四間增至2005年的20間,今日又有「明德」、「港專」、「能人」等院校加入,政府應該自2001年推出政策之前已經預見學位及學院數量暴漲,然而條例未見更改,同時盲目相信「市場」需求。2013/2014學年,嶺大、浸大、港大旗下的自資學院及恆管出現收生人數大減,如未來學生人數一直下降,學費收益下降帶來的後果必然是行政和營運開支的問題,按過去各校沿用的「慣例」,最終受害的必然是學生及他們的家庭,因為學費將會再次上調以支持不斷擴大的規模,同時院校更會開拓內地市場,補充收生不足。

在過去的經驗看到,自資專上教育已經「中哂伏」,欠缺監管而產生的資歷認證等問題已經屢次發生,證明教育「市場」未能自我調節,「人有多大贍,地有多大產」的思維仍然普遍地存活於自資專上教育界。

修改條例 就院校財政評級

面對近乎失控的學費問題,教育局必需放棄自由放任之態,發揮監察的角色。教育事業不能交由私人市場主宰,把原來為社會眾人的上向流動過程成為私人投機工具,繼續延續社會階級的不平等。自資院校及政府沒有理由以「院校自主」作為借口,以「辦學」之名純化賺錢的動機,一方面拒絕提高院校行政及財政透明度,讓公眾永遠在「黑幕」之外了解「市場」資訊,另一方面政府卻又不斷鼓吹學生投入教育「市場」換取學歷。

未來,政府應首先由《專上學院條例》開始,規定院校行政架構的組成,必須包括教職、職員及學生代表參與最高決策機關(校董會/董事會),同時確立他們就校政及財政事務的知情權,保障學生及職工利益(如學費運用),確保校內監察,打破原來「黑箱作業」的根據;院校雖然擁有行政及學術自主,但教育局必須規定各院校公開其財政年報,並且每年按年報內容評審院校財政狀況,就院校財政穩健度評級,如院校決定於下學年加學費,教育局需就決定作出評估和評審其合理性,報告再交由立法會通過,為公眾(特別是學生)提出指標。

監管流程:
院校制定財政年報* > 教育局就年報評級# > 教育局向立法會遞交評級報告

*經過校董會/董事會表決
#如院校有加學費決定,教育局須就決定評估
︿由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質詢,通過教育局報告及評級

上述的過程仍然給予院校行政自主,因為政府沒有直接干預院校的權力,而是把資訊和指標交到公眾判斷,產生警告作用,而院校必須經過最少兩個關卡(政府評級、立法會,第三個為校內持分者)方可調整學費。上述政策可首先於公營大學旗下的自資學院推行,然而,長遠而言必須考慮就學費「封頂」,同時資助院校財政,增加教學資源減少院校向學生「開刀」的誘因,成立非經常性撥款申請金,支援院校教學設備及基建,讓學院以計劃書形式申請。

總結

面對自資專上教育學費問題,政府不可能再以「自資」、「院校自由」等「語言偽術」,掩飾政府的「假中立」角色。事實上政府與各大院校一直保持緊密合作,任由專上教育服務「外判商」大加學費,現階段必須確定教育局的角色及權力,由修例出發,監管「教育市場」。

(圖為編輯所加)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