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

香港獨立媒體: 自由經濟的迷思

 
Shop Tervis tumblers.

Create a one of a kind personalized gift. It's fun and easy to design!
From our sponsors
自由經濟的迷思
Jan 20th 2014, 04:58, by 李偉才

一直以來,香港都以奉行「自由經濟」自豪。無論是政府提出的政策,或是民間團體提出的任何建議,只要被批評為「有違自由經濟原則」,便幾乎無需再作討論便自動被判死刑。不少人沾沾自喜的是,自由經濟主義大師佛利民曾多次訪問香港,並曾稱讚香港是全球最能貫徹經濟自由的地方,是現代資本主義的典範。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看。第一個是自由經濟的基石:自由市場。按照經濟學的理論,自由市場的核心是「完全競爭」。什麼是完全競爭?那便是任何行業都有無數個供應者和消費者,因此任何時候也沒有人能夠影響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均衡價格。此外,任何人也可隨意選擇加入或退出任何行業。而更重要的,是供應者和消費者都掌握著完全的市場信息,也可對這些信息作出完備的分析和準確計算,因此永遠都可以作出最明智的選擇。

無論從金融、地產、電訊、電視到超級市場,不用多說大家也可看出,香港的所謂自由經濟,離理論實在有多遠。好了,讓我們以第二個角度看看,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是否都已付託給市場,從而達到效益最大化呢?

對不起,我們在眾多的領域都違背了市場運作原則。要達至佛利民所嚮往的境界,我們必須立刻(1)取消公屋和居屋制度、(2)關閉整個公營醫療系統、(3)取消十二年免費教育及對大專教育的資助(入大學應以價高者得)、(4)將水務署、郵政署、懲教署、天文台、公共圖書館、甚至郊野公園的管理私營化…。不要以為我在說笑,英國的供水服務是私營的,美國的監獄也是私營的,香港在這方面實在太落伍了!(香港可以引以自豪的是已將退休保障私營化,這當然便是我們先進的MPF制度。)

不錯,我是刻意揶揄迷信自由經濟的人。美國學者Amory Lovins說得好:「市場不過是一種手段。它是一個很好的僕人,卻是一個糟糕的主人和一個糟透了的宗教。」可惜的是,香港不少人仍然在膜拜這個宗教。

吹捧自由經濟的人往往輸打贏要,金融海嘯後要美國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埋單」(「救市」是也)的金融機構不用說,香港企業人手短缺遊說政府輸入外勞也是一例。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以大幅提升工資來解決問題,不才符合以「供、求關係」和「均衡價格」為基礎的市場原則?而雲吞麵因此變成一百元一碗不也合乎市場的自然規律嗎?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網絡)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