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香港獨立媒體: 別讓畢業袍變成壽衣

 
Interested in creating incredible beauty looks?

Enroll in this online course where you will learn to harness the power of color while mastering makeup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From our sponsors
別讓畢業袍變成壽衣
Nov 28th 2013, 02:34, by 刺青雜誌

原文刊於此

一月是各大院校畢業禮的季節。走出校園,從西洋菜街的攝影檔、尖沙咀舊水警總部到上環荷里活道的舊式建築處,都不難見到一群又一群結伴拍畢業照的新鮮出爐大學畢業生。在一張又一張笑臉的背後,不知大伙兒又有沒有想過,高雅的畢業袍隨時變成我們的壽衣?

早前一篇題為《很多人都是 30 歲就死了,80 歲才埋葬》的文章在網絡廣傳,文章以日本小說家本間久雄的名句為題,感嘆年輕人離開校園後失去人生目標,活像行屍走肉地生活,與死人的分別只在於肉身尚未被埋葬。這篇文章引起不少朋友共鳴,想必是大家都驚覺到,自己也在步往死亡的途上了。若果大學畢業意味理想的消亡,那麼畢業袍即使再漂亮,又與埋葬我們的壽衣有何分別?

脫下畢業袍後,也許我們還未來得及察覺,就不得已的被捲進生活的洪流中。每天勞勞碌碌地工作,上班的意義就是為了等待下班、儲錢完成樓宇的按揭。大學裏學到的什麼批判思考、創意思維,都用在思考如何「吞pot」不被發現、巴結上司、以及計算在哪些日子請假可以獲得最多天連續假期。拼命存下一點錢,就到外國旅遊shopping血拼一番,並視之為枯燥生活的續命劑。對世界、對知識不再感興趣。一年復一年,看著自己垂垂老去,然後終於發現,昔日滿懷理想、熱衷探索世界的那個自己早已逝去,只餘下肉體苟且殘存。如果這就是我們的命運,那麼在迎接死亡前特地約好三五知已,穿上畢業袍笑著拍照 "feel good" 一番,不就太諷刺了嗎?不,畢業袍不該是為了埋葬或嘲弄我們而存在的。

畢業袍和畢業帽本身有一個莊嚴的正式名稱:Academic gown and cap。這個名稱以清楚不過的方式提醒我們:曾幾何時,我們也是一個academic。初進大學,我們仍是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渴望探索不同範疇的知識,積極計劃如何無悔地渡過大學裏的三五年歲月,並思考自己希望有一個怎樣的人生。無論你主修文學或工程,出入實驗室或圖書館,你也曾擔當過學者的角色,從零開始構思一份專題報告或論文,並嚴謹地作資料搜集、列明參考資料。我們交上的論文或報告,無論寫得認真還是隨便,在資料庫上總掛著我們所屬學府的名字。我們穿上的畢業袍,就是大學認可我們在學術上的投入,頌授學位給我們的證明。

不要讓畢業袍變成埋葬我們理想與求知慾的壽衣。畢業照的意義,遠不只讓我們在facebook賺取數個like,或大談「嘩呢個女仔個樣好假,果個就真係靚女喇。」將來我們在職場上浮沉,若有一剎感到迷失,畢業照正好讓我們重溫畢業那刻的自己,從深黑莊嚴的畢業袍,回憶起自己昔日對學術的投入、對人生的目標,抖擻精神重新出發。

謹把此文獻給所有與我同甘共苦的同學

寫在2013年11月23日

文學院畢業典禮後的夜晚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