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重型音樂會—評《吉爾伯格鋼琴音樂會》

 
Get the newest, latest, hottest

Find shoes, heels, flats, active, essentials and more in the latest styles. Save up to 40% on select items.
From our sponsors
重型音樂會—評《吉爾伯格鋼琴音樂會》
Nov 13th 2013, 01:52, by edison

自2005年起,香港蕭邦社每隔3年便舉辦「香港國際鋼琴大賽」。在每屆比賽之間,香港蕭邦社便會舉辦美樂聚 (The Joy of Music Festival) 取代之。今年的美樂聚2013是一個為期一星期的節日,當中節目豐富,包羅萬有,演奏者眾,除了每晚各有一場不同類型的音樂會,還有一系列由著名音樂家斯普曼 (Jeremy Siepmann) 主講的午餐音樂講座,當然還包括鋼琴和結他大師班,規模相當龐大。

筆者選擇聽了美樂聚最後一場鋼琴演奏會(最後一場音樂會為結他演奏會),由吉爾伯格 (Boris Giltburg) 負責獨奏。80後以色列裔俄羅斯鋼琴家吉爾伯格,他在2010年已曾來港,以客席表演者的身份與蘇柏軒及香港管弦樂團一同在戶外音樂會中獻技。吉爾伯格的足跡遍佈全球,跟他合作過的指揮家和交響樂團不計其數。此外,他擁有多個鋼琴比賽的冠軍頭銜,包括桑坦德國際鋼琴大賽冠軍、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最佳古典協奏曲獎,以及今年度布魯塞爾伊麗莎伯女王音樂大賽冠軍。

是次獨奏會的表演曲目分別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前奏曲,作品23》、布拉姆斯的《兩首狂想曲,作品79》和浦羅哥菲夫的《第八奏鳴曲》。表演開始前,節日表演者之一,大提琴家索利馬(Giovanni Sollima) 上台致辭並解釋選曲原因:身為俄羅斯鋼琴家,吉爾伯格選擇近代俄羅斯(前蘇聯) 作曲家的作品可謂是自然而然,而拉赫曼尼諾夫和浦羅哥菲夫的分別在於前者離開祖國後,便再沒回去;後者一度出國,但最終回流前蘇聯,並在那裡終老。節目中間的布拉姆斯可視為俄羅斯作品的過場,至於選擇狂想曲,是因為想表演不同曲式的鋼琴曲。

不一般的演繹
前奏曲本為單一樂章的作品,用作為其他樂曲的引子,最著名的例子是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華格納也把自己的樂劇的開場音樂稱為前奏曲。後來前奏曲演變成獨立的演奏樂曲,蕭邦和德布西也有創作過前奏曲。拉赫曼尼諾夫受到巴赫與蕭邦的影響,以24個大、小調譜寫了24首前奏曲。作品23寫於1901年,此前拉赫曼尼諾夫經歷1896年《第一交響曲》首演的失敗,大受打擊,三年間完全無法創作。直至後來他接受催眠治療,才可以再次創作,並寫出多首佳作,包括《第二鋼琴協奏曲》、《大提琴奏鳴曲》等。

與蕭邦的前奏曲不同,拉赫曼尼諾夫的較長,而且難度較高和多元化,考驗演奏者各種技巧。吉爾伯格的表演與其他鋼琴家的很不同,有著自己一套的演繹,譬如第九首,這首的右手部份全是雙音,如像練習曲,因此很多鋼琴家都彈得較平鋪直敍,但吉爾伯格很注意造句,彈得很輕盈、寧謐的,是另一種味道。然而,並不見得每次新的演繹方法都是可行,像第七首,整首樂曲是由一連串不間斷的十六分音符貫串。吉爾伯格有時候會刻意放緩,並用柔聲(piano) 演奏。筆者明白他是想增強對比,豐富樂曲的色彩,但這樣無疑會打斷樂曲的連貫性,仿如一輛在高速公路行駛的車,司機不時放起腳踏,聽下來不順暢。

吉爾伯格的另一個演奏特點,就是聲量很大。例如第三首,場刊介紹說「小步舞台的節奏」,但筆者認為他彈的簡直是重步舞曲。至於最著名的第五首,他彈得雄糾糾的,充滿俄羅斯風味,筆者還一度以為鋼琴蓋是開到最大。

狂想曲也是單一樂章的作品,曲式自由,風格豪邁奔放,色彩對比明顯,有時更帶有即興作曲的味道。布拉姆斯的狂想曲屬於作曲家中期的作品,兩首都是小調,是激昂的作品,並隱隱顯露出布拉姆斯的偶像—貝多芬的躁動、帶點怒氣的情緒。

聽過上半場的表演,便能理解為何吉爾伯格會選擇布拉姆斯的狂想曲而不是間奏曲(若把布拉姆斯視為過場的話,間奏曲是更名正言順的),因為他彈琴的力量頗適合表現樂曲當中的狂暴。演奏時,除了剛強的部份外,吉爾伯格也表現了細膩的一面,每次重覆演奏他都會避免彈得完全一模一樣,總會在音色、造句、聲量、情感上加些變化,可見他在細節上花了很多心思。儘管如此,這些處理是否合適值得商榷。例如當第一首回到主題時,他用上自由速度,改變最初的奏法,失去了「主題再現」的意義,甚至予人有點矯揉造作之感;第二首開始時用雙手交錯彈奏的旋律,吉爾伯格用了不同力度彈奏,導致同一句樂句出現兩種音色。而且吉爾伯格喜歡在高潮到達時,忽然頓一頓,增強戲劇感,卻難免令一些觀眾聽得「不夠爽」。此外,吉爾伯格有時會過度使用踏板,令音樂,特別是低音部份顯得有些朦朧。他亦出現失誤,彈錯好幾個和弦。

彈回拿手曲目
浦羅哥菲夫的作曲風格多變(部份拜史大林所賜),他能寫出深澀難明,令人受不了的作品如《第一鋼琴協奏曲》,又能寫出給兒童欣賞的《彼得與狼》。無論如何,後世公認他為近乎最具代表性的俄國作曲家之一,特別是鋼琴音樂,他的鋼琴作品是現今各鋼琴家經常彈奏的曲目。本身是一名出色鋼琴家的浦羅哥菲夫,把鋼琴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敲擊樂器」,積極地發掘它的敲擊性,所以他的鋼琴作品往往充滿著濃烈的鋼鐵氣味。

浦氏的《第八奏鳴曲》寫於1944年夏天,由於第六、第七奏鳴曲都是在戰時完成,所以這三首樂曲合稱為戰爭奏鳴曲,是作曲家的代表作之一。吉爾伯格曾灌錄整套戰爭奏鳴曲,並得到〈留聲機〉的高度讚揚,可見《第八奏鳴曲》絕對是吉爾伯格的拿手好戲。事實上,他的演繹合理非常,第一樂章中段的狂亂樂段,吉爾伯格的力量型彈奏得以盡情發揮,能將鋼琴的敲擊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到了第二樂章,吉爾伯格展示出他彈奏優美抒情作品的能力。在第三樂章,他用靈巧有力的手指彈出連綿不絕的八分音符,如像一隊軍隊在步操,沉實雄壯的。後段一些向上行的短小音階,仿如戰爭的號角般,切合戰爭奏鳴曲的別名。

到了加奏環節,吉爾伯格先後彈了兩首樂曲,第一首較寧靜,是圓舞曲的拍子。第二首是一首剛烈澎湃的作品,與之前的雙映成趣。正當大家以為音樂會就此完結時,吉爾伯格還加奏多一首,就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升C小調前奏曲》,可謂大熱之選(拉氏自己也經常加奏此曲)。一場音樂會有3首安哥,吉爾伯格對香港觀眾真是十分「比面」。

「本文章已刊於藝PO︰www.iatc.com.hk/criticspo」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