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

香港獨立媒體: 政府扶貧政策又「諗縮數」

 
Crabtree & Evelyn.

Pamper yourself and save money with value size items on sale.
From our sponsors
政府扶貧政策又「諗縮數」
Dec 20th 2013, 09:36, by 山中

政府的扶貧政策只是「走精面」,將錢調來調去的會計手段,而非有心反思政策的問題。

報導指

「社會保障及退休保障專責小組推出「儲蓄戶口試驗計劃」,為低收入綜援受助人設立儲蓄戶口,儲起他們未能落袋的非豁免收入部分…當綜援受助人的儲蓄總額累積達資產上限的兩倍,即可獲發放全數的儲蓄款項,以助他們脫離綜援網」;

「現行的綜援機制,綜援受助人從工作所得的首八百元,可全數「落袋」,其後的八百零一至四千二百元收入,需被扣減一半,即他們最多只可保留二千五百元,如受助人賺取的收入多於四千二百元,其後收入便會被全數扣除」。

我們假設香港一個人要過稍微正常的生活需要$4500/月,而綜援為資產低於$25000的人提供$2000/月的補助。假設一個人失業而沒有收入,符合綜援資產條件,他們每個月只能收到$2000的收入。如果這人找到一份臨時,低收入的工作,能將額外收入提高到$4200,政府將會收取4200-2500=$1700,也就是說這個人的入息稅有效稅率為27% (1700/6200*100%)。而他的實際收入只有2500+2000=$4500,他也只能勉強的過正常生活。這個計算只限於個人,並沒有包括低入息家庭:他們的生活會更爲艱難。

對窮人來説這是一個異常高的稅率。但稅率的多少也是一回事,重要的是他的實際收入能不能應付生活所需,生活水平能不能得到改善。如果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改善,不管他工不工作,他都是「窮人」,綜援條件只是一道人爲的界綫,沒有太大意義。人去工作的原動力並不是銀行帳戶裏的金額是多少,而是他的行爲能否獲得成果,生活如何改變:他看得到有成果,他就會更努力去獲得成果;成果不確定或延後,他的動力就會減少。升職加人工會之所以爲人帶來莫大的喜悅,是因為人覺得他憑努力獲得應有的成果,這樣他就有動力工作。這是心理學的基本原則。

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減輕有效稅率,讓窮人更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鼓勵他們透過自己的行爲去改善生活水平。將僅有的收入用作強制儲蓄並沒有任何作用,因爲1)成果延後,缺少心理的激勵作用;2)更重要的,窮人有一堆逼切的生活問題需要應付,他們的收入本來可以幫助減輕問題的壓力,你強制將可以用以減輕生活壓力的收入用作儲蓄,是在折磨他們。

更弔詭的是,這個儲蓄計劃假設只要家庭「儲蓄總額累積達資產上限的兩倍」就是「自動脫貧」。以四人家庭計算就是13.6萬元。以$4200為上限計算,每個月可得$1700的儲蓄額計算,一個人工作需要80個月6.6年,兩人就需要3.3年(沒有計算利息,但我們可以假設利息與通脹互相抵消)。也就是說這些家庭在3.3-6.6年之間只能望梅止渴,受心理的折磨。

第二,脫離綜援就是脫貧?按照脫離綜援就是脫貧的荒謬邏輯,這樣算的話家庭今天就已經脫貧了:家庭有了本來就是他們的錢,將來有錢不會比現在有錢,有任何金額上的分別(假設利息與通脹互相抵消)。此外,家庭會因此得到實際的損失:今天女兒生日,想利用收入買一個好點的蛋糕慶祝一下,政府說不行,要等至少3.3年。

第三,家庭在將來有了錢後,就不再符合綜援資產條件,不再享有綜援補助(假設政府有人性考慮周詳,不將這部分儲蓄作爲資產審查的一部分)。假設收入水平不變(只跟隨通脹增加),用他們的損失來計算有效稅率,就是:2000/6200*100=33.3%。假設$4200的收入完全不用交稅,實際收入就是$4200,比原來領取綜援時的$4500還要少三百塊。社會保障及退休保障專責小組是否假設只要家庭「儲蓄總額累積達資產上限的兩倍」,脫貧了,他們就不再需要應付生活支出,所以實際收入減少也沒問題。

也就是說家庭參加了這個計劃,領到這筆錢後,他們的實際收入會減少,有效稅率提高,同時還要受盡心理折磨(女兒生日值多少錢?)我看不到政策有什麽正面的效果。真的想扶貧,請減輕有效稅率,將補助資格以家庭月入計算(資產只是作爲條件的一部分),將扶貧重點放在下一代,增加社會流動性。想扶貧,又不願花錢,只懂「諗縮數」,難怪貧窮問題越來越嚴重。

更正:上述的實際稅率應改爲邊際稅率,考慮的是收入在邊際上的增加會減少多少稅後收入。

原文刊於此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