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香港獨立媒體: 國研時評--「本土民主運動」之主張可能實現嗎?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國研時評--「本土民主運動」之主張可能實現嗎?
Jun 21st 2014, 15:44, by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各「東北發展」問題關注團體衝擊立法會的行動是香港回歸以來最為激進的政治事件,據悉各團體進行衝擊的理由在於立法會試圖繞過議員質詢,以盡快通過有關發展新界東北的撥款方案,本會認為目前情況下各方應該保持克制以避免衝突升級。

  總的來說,「東北發展計劃」確實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關注團體對官員可能以權謀私及有關選址、建屋比例的質詢有其合理性,但目前發展計劃離實際動工仍為時尚早,現階段各團體大可把握時間向市民充分說明自己的道理,無需單方面作出激烈的行為;政府方面也應考慮邀請關注團體各派代表進行公開對話,以釋除公眾的合理疑慮。

「本土民主運動」的思維邏輯

  目前個別關注團體把自己的行動定性為「本土民主運動」,他們對香港社會未來的發展方針也形成了系統的見解,我們先行梳理一下「本土民主運動」的邏輯。

  大致上,各團體判斷近年立法會之所以越來越「漠視民意」,強行通過政府所提出的各種方案,原因在於內地當局意圖使香港社會「官僚化」、「內地化」,並打算通過現任特首的政府班子強加於香港,而經濟上剝奪港人自力更生的能力就是迫使港人政治上服從的輔助手段。他們認為只要保住新界東北,復興本港的農業活動就足以抵抗壟斷財團的步步進迫,當中甚至有意見對港英時代的政策高度讚揚,因為港英政府極力保持住食物、食水、電力等維生所必需的「戰略資源」的自主權,於是足以在政治上抵抗內地的牽制。故此,他們認為「東北告急」形同香港社會「民主告急」,反對「發展東北」就是抵抗官僚意志的「民主」運動,未來應力爭重回到大資本壟斷經濟以前的社會狀態。

  研討會認為,未有通過市民大眾的檢驗之前,有關見解只屬單方面的主張,尚不足以作為民主意見的集中。另外,大多數參與激烈抗爭的年青人未必懷有不良的政治動機,但我們不得不指出他們的政治理念當中所存在的邏輯矛盾,以及極不成熟的歷史觀點。以下我們提出一些問題,希望能產生抛磚引玉的作用。

關注「東北」團體需要認真思考的實際問題

  我們向「本土運動」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香港真的能造到自給自足嗎?到底本港農地的生產力能否應付全港市民全年的消耗量呢?水塘的儲水量足夠應付多少天的用量呢?是否有了發電廠就有電力供應呢?風電和太陽能不足以滿足本港的電力需求,莫非香港還要開發油田、煤礦或者建造核電廠嗎?

  總括以上的問題,本會要指出的是經濟運作存在一定的規律,一般人都知道維持生活大概需要些什麼,卻不一定考慮過社會總體的需要量,以及多大的生產規模才能應付這樣的需要。目前關注團體的主張顯然沒有在理論上檢視過諸如此類的問題,以這樣的主張號召市民,性質不正如財政司司長的「中產」言論一樣令人哭笑不得嗎?

  同時請大家注意,從內地輸入食物、食水並非回歸之後才發生的事情,這說明港英政府對港人的衣食問題其實也沒有十足的「自主權」。我們注意到某的「本土」論者已察覺到這個嚴重漏洞,於是以1949年以後大量內地移民湧港的情況去為港英政府的「賣港」政策「辯解」。然而提出這個情況對目前形勢根本沒有多大的意義,除非「本土運動」進一步提出遣回這一大批「外來者」及其後代的主張,不過客觀效果是容易想像得到的。

  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當年解放軍能夠跨越長江、黃河,打敗國民黨全國的統治,也收復了殖民國家建立的所有「租界」,難道就過不了深圳河收回香港?「中共」之所以沒有對香港使用軍事力量與港英政府的一切政治手腕或維持經濟自主的努力完全無關,真實情況是當時資本主義世界實施封鎖禁運的背景下,「中共」領導人決定將香港保留作為對外接觸以及獲得戰略物資的窗口。

  這部份的論述就到此為止,希望「本土運動」的立論者莫採取「以錯誤補救錯誤」的態度處理問題,如果理論的謬誤成份越來越多,運動的正義性就顯得越來越微不足道。

打破壟斷資本統治的策略問題

  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關注團體指出地產商壟斷經濟,小生產者被排擠,同時造成市民生活負擔日益沉重,生活水平每況愈下。不過消極地守衛仍未被地產商吞併的社會資源就能夠抗衡壟斷資本的擴張以至最終通過競爭將其擊破,從而達到徹底改善普羅大眾生計的目的嗎?

  這種觀點與誤以為殖民時代政府較特區政府「好」的錯覺存在間接的連繫,因為回歸前地產商對社會經濟壟斷程度相對較低,擇業途徑較多元化,予人一種比較自由的感覺,於是導致「換一個民主政府就可以恢復到理想狀態」的設想。可是他們忽略了大資本在市場條件當中必然佔有優勢,其實地產霸權賴以存在的基礎正是市場化的經濟模式,而且與回歸前一直實行至今未變的土地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中央的政策只具有強化作用。可以說,對市民日常生活進行着直接統治的並非遠在北京的「中共」政權,而是回歸前就在市場條件下滋長起來,現在已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的壟斷資本。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地產寡頭基本上全都來自「本土」,如果只知道在政治上向本港及北京當局問罪,卻不知道必需運用公共權力奪回被壟斷資本佔有的社會資源結果必然事與願違,因為壟斷資本被承認並保存下來了,就算建立起新的政權還是不得不求助於資本家恢復生產,組織社會秩序的實際權力也就必然要拱手相讓。

  實際上社會發展存在一個矛盾,資源集中有利提高生產效率及推動科技的發展和應用,生產力進步的同時又強化了資本對社會的統治促進資源進一步集中,這應當歸咎於允許公共資源成為私有財產的制度性缺陷而不是經濟規律。寄望將壟斷資本瓦解或者限制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理念其實屬於民粹思想,歷史當中經常以不同方式反覆出現但從來沒有得以實現過,因為民粹的主張會造成社會停滯甚至倒退,他們追求公義、關懷弱勢的主觀願望本來並無不妥,問題在於沒能給勞動大眾指出前進的方向。

  目前資本壟斷所造成的集中程度已為自身的社會化改造準備好成熟的條件,但資本家作為現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必定會對社會變革持最保守的態度。因此,勞動大眾必需抛棄「資本主義人性化」的一切幻想,只有徹底戰勝資本主義,把社會資源轉歸全體勞動者所有實現真正的「大眾民主」,才具備向新型的文明社會全面過渡的必要條件。
 
民間國民教育研討會
2014年6月21日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