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綜援判決中的人權與社會公義

 
Many wonderful memories are captured in black and white.

With digital photographs, the art is now in creating black and white images. This course will teach you how to use Photoshop techniques to create beautiful images.
From our sponsors
綜援判決中的人權與社會公義
Jan 22nd 2014, 05:39, by 黃梓汶

(獨媒特約報導)早前,終審法院判定政府限制新來港人士需住滿7年才可申請綜援乃違反基本法,要求政府取消。其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回應指「裁決無可避免一定增加明年福利開支」、又提醒市民「再多的儲備,也有耗盡的一天」,似乎一再強化「新移民會耗盡香港公共資源」的論調。另外,有人指責原訴人孔女士利用法律條文,反映新移民正在進一步搶奪香港福利,擔心日後其他社會福利都會以同樣方法被享有,損害本土利益。新移民是否只因「貪福利」而來港,法律是否被濫用公共資源的運用是否只能維持現狀、不能重新調配? 上周四,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舉行〈從終審法院的判決看香港的人權、公義與社會排斥〉論壇,邀請了莊耀洸律師、中大政治及行政政系副教授周保松、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彥豪及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出席,分別從法律角度解釋法庭的判詞,也從綜援發展、政治哲學及綜援現況等作出分析。

中大政政系副教授周保松指在論壇開始時,提到公共討論的倫理。他留意到終審法院的判決引起了很多市民的討論,但彼此未能好好聆聽意見,也未能進行有建設性的討論,不同意見的人各自歸類成不同派別,有些企圖以語言暴力壓倒對方。周保松指出討論的前題是各人都有機會「錯」,沒有人的觀點是必然的「對」,所以公共討論的目的不止是肯定自己持有的觀點,而是尋找「真」、「合理」的答案。他又指出在討論時,不少人理所當然地標籤新移民為「懶人」、「蝗蟲」,輕視了這些歧視性的標籤對新移民帶來的傷害,使他們在社會中得不到平等的肯定,自覺是低人一等的弱勢群眾。

莊耀洸:綜援制度與單程證目的不符

莊耀洸律師指出判決最主要的爭論在於基本法第36條與145條。第36條提到「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會福利的權利。」而香港居民定義是居港一年,香港永久性居民則是住滿七年。第145條則提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原有社會福利制度的基礎上,根據經濟條件和社會需要,自行制定其發展、改進的政策。」。

莊耀洸指,單程證制度的主要社會目的是幫助家庭團聚,也是人口增長的來源。判詞提到社會保障計劃和單程證計劃應該一致配合,一方面鼓勵家庭團聚,另一方面拒絕給予貧窮單程証家庭最低的福利援助,兩個政策之間的矛盾並不合理。至於財政的問題,莊表示政府財政赤字只分別在02/03及08/09年度出現過,而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外匯基金處理不佳所引致。

CIMG5216

周保松:權利的優先性

周保松認為,基本法精神體現了香港是個以權利為基礎的社會,其特點是權利以個人為本,而且這些權利是平等的,每人都享有,例如每人都享有遊行集會、言論、思想自由。根據自由主義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的理論,自然權利先於國家而存在,政府的正當性是在於可以保障每個公民的權利不受侵犯,即使個人權利與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時,政府都不能以社會整體利益凌駕個人權利。若公共政策只以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為考慮,只求增加社會整體效益,往往會犧牲個人權利。如果公眾認同權利是民主社會中最核心的基礎,就應該給予權利一個優先的位置。

給予權利優先性,即社會需要保障個體最基本的利益。周保松指出,社會福利保障是一種權利,保障每人的基本需要。當社會中有公民的基本需要未被滿足,政府有責任和義務提供最低度的安全網,以保障他們至少能生存(survival),防止因欠缺最低度的經濟基礎,而令公民權利成為空談的形式權利。周保松指出現時香港有大約一百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貧富懸殊十分嚴重,可見即使政府提供綜援,給予最低的援助,香港依舊是個不公正的社會。

周保松回應台下觀眾提問時,認同社會上另一個討論焦點是「新移居是否香港人」。根據終審法院判決,香港福利政策違反憲法賦予香港居民(包括永久及非永久性居民)申請綜援的基本權利,周保松指若不認同基本法對香港居民的定義,可嘗試以釋法等方法去修改和解決,但不應擅自將基本法中的「香港居民」簡化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或以各式各樣手法打壓、趕走「非永久性居民」,因為這些是不尊重法治精神的做法。

李彥豪:基層街坊表示「唔忿氣」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彥豪指出,不少基層街坊對新移民不需居港7年便可申請綜援表示「唔忿氣」,李彥豪續以數據逐一說明市民對新移民在港生活的迷思。根據2011年數字,新移民的離婚和分居比率與全港情況相若,批評新移民以假結婚手法換取港人身份的說法並不合理。另外,李彥豪指出居港少於7年的綜援受助人數有下降的趨勢, 2004年合共有72,816人,2011年17,621人,2012年已跌至14,843人,獲得豁免的主要原因包括單親、低收入、健康欠佳等。此外,接近27萬宗綜援個案中,超過7成是給予年老、單親、健康欠佳及永久性殘疾,失業和低收入只佔綜援個案中的8%和3%,所以斥責新移民「懶惰」,不工作卻霸佔香港福利資源並不凖確。

黃洪:新移民在港受到社會排斥

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教授指出,新移民在香港受到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不止是個人的不幸,而是結構性的忽略所引致。香港於70年代設立公共援助(公援),受助人獲發放現金援助,有關金額只包括食物開支。1998年,社會福利署作出檢討,提出「投入社會、自力更生」的政策目標,傳達「有工作總勝於沒有工作"」、「低工資總勝於沒有工資」等訊息。另外,所謂「自力更生」着重在監察綜援人士有否去尋找工作,但真正協助綜援人士重回勞動力市場的措施反而不多,效用亦不夠強。援助金同時帶來負面標籤效應,將接受社會福利者建構成「最不能自助者」的弱勢社群,需要以社會資源來救濟。

編輯:劉軒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