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淺談2014通識卷一:攬炒的政治題

 
How To Lose 19.8 lbs In 21 Days.

Lose weight the right way and keep it off.
From our sponsors
淺談2014通識卷一:攬炒的政治題
Apr 9th 2014, 06:08, by 葉一知

通識科放了兩年水,今年終於不再放水,程度切合一個考大學的考試。我記得當年應傳媒邀請做卷,記者說:「其實真係唔使讀書㗎喎,有common sense都做到。」對的,可惜common sense is not that common。對比起高考,通識卷其實淺了很多。別忘記,這不是我們這些老鬼年代的「會考」,我們當年的會考不是大學入學試,但今天的文憑試卻是大學入學試,怎會容易呢?

說回今日的卷一,我認為完全做到「分高下」的鋪排。一份好的試卷不能以「容易」或「困難」來二分,而一定要考出高下範疇——弱的學生低分,中游的學生合格以上,強的學生最高分,當中不存在「符碌」就最好。以這個標準觀之,卷一完全做到。首先,第三條有關個人成長的題目最為容易,數據分析簡單,考的全是「從文字找線索再推論」,並不困難,只是題材較偏。不過在本人任教通識的日子,其實見過坊間有類似題目,但考評局把題目改得更好。

第二條有關風力發電,涉及的分析較深,是中等難度題目,所涉議題大眾未必有興趣,不贅。

大家當然最關心的是第一條。每年的政治題都是「分高下」的,雖然很多考生叫苦,但本人樂於看到這種題目,因為可以令學生付出「不關心政治」、「我討厭政治」的直接代價。這條題目,王苑之做一定仆直,但一定考不到張秀賢、黃之鋒之輩,而香港越來越需要的不是供人觀賞的花瓶,而是眾多熱情的磚瓦去改變世界。

今年很多人猜當局出佔中,如果是我的學生,一定知道我說過很多次「佔中極難考,而且太熱」。佔中是最極端的公民運動,而單是八、九十後社運這類議題還未考,何必考最高層次的佔中?選示威遊行來考就正路了。

先說(a),這種截然相反的比較,在高考時代已出現過(2004年試卷,當時長毛還很年青):

1_6WRvo_600x0 (1)

我認為通識科是好的(你想想甚麼人在倡議反通識便知道),但關鍵是當局能否一如以往,不審查題材。很高興,當局還沒有(未來則誰也說不準,這是CY時代啊)。這一條推論最難,因為當中的困難相對隱晦,「行騙長官下台」、「不要騙子政府」以及「立即普選」其實隱含了「沒有普選,政府得不到認受性」這個困難,但究竟有多少學生明白民主普選的真義?明白政府認受性的重要?看來大部分學生都只懂答「不和諧」、「各持己見」甚至「太多示威」等泛泛甚至錯誤之見了。

順帶一提,很多政治背景人士愛抽文憑試水,例如一條「必要的沉默」的故事題是植入了維穩意識,然則這一條則植入了「行政長官是行騙」這個意識,考評局都算「持平」了!

(b) 涉及的推論,包括概念部分和數據部分。核心價值自然是表達、示威的自由,以及公眾秩序和法治,但恐怕弱的學生連這一步都做不到,概因他們對政治社會參與認識太少或拒抗認識。至於當中的矛盾是否日趨嚴重,其實這是考學生如何用數據說話,如果單以宗數來看,數字增加了很多,但如果以百分比來看,其實上升不多(因為公眾活動增加了很多)。但這只能從「量」方面入手分析,沒有從「質」考慮,學生要論證一點:「公眾示威遊行的檢控即使稍微上升,是否後果嚴重(已嚴重威脅表達自由)?」有些事情不能單用數字少去理解其嚴重性,例如假設2014年大亞灣輕微核事故是3宗,但過往十年平均是五年1宗,你驚唔驚?

至於(c)應該屬「攬住一齊死」的題目,因為要論證得好非常困難。如果你參考資料C,又對議題熟悉的話,你會發現幾乎所有公眾活動訴求都得不到政府回應,以此推之,無助;但如果論及香港沒有建全的政治參與機制,遊行示威至少可以引起社會廣泛討論,例如堆填區、普選、東北發展、電視牌照等問題都引起廣泛關注,則遊行示威表達訴求有效。遊行示威只是表達訴求的手段,而一定不會即時改變結果,以「表達訴求,引起關注」這個目的而言,是有助提升生活質素。

(C)寫兩邊都可以,但兩邊的論證要求都高。而且只有8分,恐怕考生還要「盲目」寫大篇駁論。但如果某些考生一味寫「遊行示威破壞和諧所以大程度降低香港人生活質素」,則可以休了,因為遊行示威如呼吸空氣的西方國家不見得生活質素低,而沒有遊行示威的中國和北韓不見得生活質素有多高!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