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香港獨立媒體: 【文化論政】楊仰風:歲在甲午看反蝗

 
Take the Style Quiz

Join JustFab and get one pair of extraordinary shoes or bag every month, handpicked for you by our fashion experts.
From our sponsors
【文化論政】楊仰風:歲在甲午看反蝗
Apr 9th 2014, 06:46, by 香港文化監察

圖:大公報

今年是甲午年,上週與扶輪社友開會,社長提到該會在1894年成立,已經兩個甲子,旁邊的同事也教世界歷史科,便說想起了First Sino-Japanese War,和我一模一樣。 我唸初中時,亞視還有點起色,播放了一套有關甲午戰爭的紀錄片,黑白剪影轆轆滾動着滄桑的歷史,慈禧的蒙昧,李鴻章的進退失據,伊藤博文的精於盤算,還有丁汝昌和鄧世昌的悲壯犧牲,教我這位黃毛小子嘆息、激憤。我讀完《海葬》、《河殤》後,中史老師便把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借給我。我翻到「甲午慘敗與中國分割」這一章,章名太深刻,過目不忘。可以說,甲午慘敗開了一扇近代史的門,讓我慢慢闖入十九世紀的東方與西方,漫遊革命時代和分析帝國主義。
近來多讀了清詞,晚清四大家之一的況周頤有一首《唐多令‧甲午生日成賦》:

已誤百年期,韶華能幾時。攬青銅、謾惜鬚眉。 試看江潭楊柳色,都不忍,更依依。
東望陣雲迷,邊城鼓角悲。我生初、弧矢何為。 豪竹哀絲聊復爾,塵海闊,幾男兒。

一句「已誤百年期,韶華能幾時」,雖無景語,但那種感嘆,那種沉痛,卻直追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且《唐多令》詞調的次句,可作「平平平仄平」,有別於一般詞調的「平平仄仄平」,復有拗折之韻律美。下闋的「東望陣雲迷,邊城鼓角悲」,則聯繫到甲午戰爭之沉痛。

或許我的成長經歷,令我很難接受高舉「龍獅旗」謾罵內地遊客的年輕人。我問自己,是我老了,接不上潮流?還是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但我可坦然以對,我愛的國絕對是有根可尋的,如一直上溯,就是龔自珍、林則徐、黃遵憲、譚嗣同、林覺民下迄五四諸子和三四十年代的救國青年,再到八九民運的烈士,再到中國大陸擁護憲政身陷囹圄的劉曉波、揭露豆腐渣工程無端入獄的譚作人、支持平反民運慘死的李旺陽,這股潮流落在香港,根苗就是司徒華。本土派未必認同,但我總有能力將自己的信念,梳理為從古至今的譜系。

有人說,這是策略錯誤,爭取民主靠老路子不行,靠燭光晚會的幾十萬點虛火不行,必需要極端手段。但我談的不是策略問題,而是道德問題。一個抗爭的人物、群體失去了道德規範,為求目的,便不管手段多麼暴力和邪惡。讀歷史告訴我,今天他們用暴力抗爭趕走了當權者,他朝成為新的當權者時,也只會用同樣的手段,對付異己和人民。 法國大革命的雅各賓黨,俄國十月革命後的布爾什維克,乃至建國後的毛澤東,他們在執政前打倒了暴虐的政權,掌權後卻變本加厲,成為一個更可怕的國家怪物。

一個族群的延續,必須由深厚的文化承載。現在本土派或港獨人士偏重資源分配的問題,在文化上則強調港人具公德心,如有秩序排隊、沒有亂拋垃圾等,這些公德當然值得自豪。但說實在的,這些形式禮儀太表面,不少國家的人民(包括很多內地人)也能做到,根本沒有文化獨特性可言。不少人看重繁體字、廣東話和嶺南文化,卻無深入研究,先不要求他們讀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和招子庸《粵謳》,即使六十年代唐滌生的粵劇也沒看過,甚至沒聽過。

近日,我看到研究香港的先驅葉靈鳯的著作在書店低價促銷,無人問津。而擅長寫香港風土人情的吳昊逝世,大眾反應冷淡。文教不興,香港即使能僥倖自守,仍只是一個毫無風格的地方。 在廣東道拿著龍獅旗的人群想法走得有多遠?是純粹驅逐自由行,是城邦主義者,還是更激進的港獨人士?但不管如何,那些憤怒的眼神和謾罵,告訴我香港與兼容並包的自由主義傳統已漸行漸遠。從語言暴力,到肢體暴力,再上升到有系統的國家暴力,程度大小當然不可以道里計。但那怕多輕微的暴力一經合理化,彷彿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股可怕的暗流,越湧越烈。

回歸十七年,香港受同化最可怕的不是經濟結構和內地移民,而是學懂了人家的鬥爭模式:為求恫嚇敵人,不惜極端手段。多麼切合近年港產片的一句經典對白:「我很努力地擺脫他,結果我發現,我變成另一個他。」捨棄了過往信守的普世價值,最終喪失自我。 甲午年香港風雲變幻,令我想起兩個甲子前的晚清。可幸我們還未絕望,與其感世傷時,倒不如努力面前,草草填了一闋《唐多令》,望能為社會做得更多:

《唐多令‧遊大嶼登牙鷹山》

弦月照幽潭,征途千樹參。入層峰、夕送清嵐。  
飛鳥高鳴崖壁越,雲海闊,拓天南。
行囊負書函,寬肩斤石擔。灑珠汗、遍染青衫。 不怕歸時霜露白,塵履損,更攀巖。

作者為中學世界歷史科主任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4年3月31日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